4亿换一个梦“辞职”篮协主席的姚明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
当 2024 年中国篮协主席换届的消息传来时,篮球圈一片唏嘘。那个身高 2.26 米的巨人,终于卸下了压在肩头七年的重担。从 NBA 赛场上叱咤风云的 移动长城,到中国篮球改革浪潮中的掌舵人,姚明的人生轨迹始终与篮球紧密相连。他曾用天赋和汗水征服世界,又用真金白银和满腔热血试图唤醒沉睡的中国篮球。七年主席生涯,2555 个日夜,他像一位孤独的凿路者,在坚硬的岩壁上开凿着通往光明的隧道。当最终选择转身时,留给身后的,是争议、是遗憾,更是一道微光。
1980 年的上海,一个重达十斤的婴儿在啼哭中降生,左耳先天失聪的缺陷,让这个孩子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少了一半的声音。谁也未曾想到,这个被父母戏称为 巨婴 的男孩,日后会成为中国体育界的一座丰碑。姚明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,父亲姚志源身高 2.08 米,母亲方凤娣曾是中国女篮主力中锋,篮球基因早已流淌在他的血液里。
童年的姚明在饥饿中度过。青春期的他每月能吃掉 30 斤大米,父母微薄的工资几乎都用来填补这个 无底洞 般的胃。在上海康平路的老房子里,他常常蜷在沙发上睡觉 —— 普通的床铺根本容不下他迅速蹿升的身体。比饥饿更难熬的是校园里的欺凌,因为异常的身高和沉默的性格,他成了同学捉弄的对象,被推搡、被嘲笑是家常便饭。那时候我学会了用微笑掩饰委屈, 多年后姚明在自传里写道,沉默不是懦弱,只是还没找到发声的方式。
母亲方凤娣把他送进体校时,从未想过儿子会走上职业篮球的道路,只是想让他变得强壮些,不再被欺负。13 岁的姚明第一次接触专业训练,笨拙的动作让教练连连摇头,协调性太差,像棵没扎根的白杨树。但这个沉默的少年有着惊人的执拗,别人练 500 次投篮,他就练 1000 次;别人跑 5 圈操场,他就跑 10 圈。骨密度检测显示他的骨骼强度远低于同龄人,医生警告 过度训练可能导致骨折,他却在训练服里藏着钙片,偷偷加练。
命运的转折发生在 1998 年。18 岁的姚明在全国男篮甲 A 联赛中与王治郅正面交锋,两记干净利落的盖帽让全场沸腾。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王非赛后说:这孩子眼里有股狠劲,是块好料。 此后几年,他的名字逐渐出现在国际赛场,2002 年 NBA 选秀大会上,休斯顿火箭队用状元签选中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大个子,开创了外籍球员成为选秀状元的历史。
但 NBA 的大门并非坦途。首秀 0 分 2 篮板的表现,让 水货状元 的嘲讽铺天盖地。《休斯顿纪事报》专栏作家公开质疑:一个连英语都说不利索的巨人,凭什么站在 NBA 的舞台上? 名宿巴克利在 TNT 解说中放言:姚明要是能单场拿 19 分,我就去亲驴屁股。 面对这场舆论围剿,姚明只是在训练馆里多待了两小时,他用翻译器把所有批评打印出来,贴在 locker room(更衣室)的柜子上。
打脸来得猝不及防。2002 年 11 月 17 日,火箭队对阵湖人,姚明砍下 20 分 6 篮板,率队取胜。赛后新闻发布会上,有记者追问对巴克利言论的看法,他笑着说:我觉得巴克利是个敢说敢做的人,这很了不起。 几天后,巴克利在直播中兑现承诺,对着镜头亲吻了驴屁股,这段视频成了 NBA 史上最经典的花絮之一。而姚明,用东方人的谦逊与幽默,悄悄化解了文化隔阂。
此后的九年 NBA 生涯,姚明 8 次入选全明星,5 次入选最佳阵容,成为火箭队史最伟大的球员之一。他与奥尼尔的 姚鲨对决 牵动着全球球迷的心,与麦迪的 姚麦组合 创造过 35 秒 13 分的奇迹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会说流利英语、懂得用玩笑调节气氛的中国巨人,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。2016 年,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为他敞开大门,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球员,致辞时他用中文说:我所有的成就,都离不开身后的祖国。
2011 年 7 月 20 日,姚明正式宣布退役。当他说出 篮球生涯到此为止 时,休斯顿丰田中心全场球迷起立鼓掌,掌声持续了十分钟。退役后的他本可以安享人生,商业代言接到手软,上海男篮的股份带来稳定收益,福布斯排行榜上他的名字常年稳居中国运动员榜首,净资产超过 20 亿。但看着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上排名第 16 位、亚洲赛场频频失利的窘境,这个巨人坐不住了。
2017 年 2 月,中国篮协换届选举,姚明全票当选主席。消息公布当天,他推掉了所有商业活动,在新闻发布会上说:从今天起,我首先是篮协主席,然后才是姚明。 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牺牲 —— 他注销了自己的体育经纪公司,放弃了与篮球相关的所有代言,包括每年收入过亿的运动品牌合同。更令人震撼的是,他将个人与中国人寿的代言合同转为 CBA 联赛的官方赞助,每年 4 亿的代言费全部注入联赛发展,相当于自掏腰包为中国篮球 输血。
这些改革在初期确实看到了成效。2018 年雅加达亚运会,李楠率领的红队击败伊朗队夺冠,年轻球员王哲林、赵睿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。CBA 联赛的关注度持续攀升,2019 年全明星赛门票三分钟售罄,转播收入较 2017 年增长了 300%。时任 FIBA(国际篮联)主席奥拉西奥・穆拉托雷评价:姚明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,中国篮球的改革为世界提供了范本。
改革的阵痛很快显现。双国家队制度导致资源分散,教练团队意见分歧;选秀大会上,多数俱乐部更倾向于提拔青训球员,草根选手难以立足;校园篮球与职业体系之间的衔接依然不畅。最致命的考验来自 2019 年男篮世界杯。作为东道主,中国男篮坐拥天时地利人和,却在小组赛中不敌波兰、委内瑞拉,最终无缘直通东京奥运会,创造了本土作战的最差战绩。
那场对阵波兰的比赛,最后 7 秒的发球失误成了全国球迷的痛点。赛后新闻发布会上,有记者问姚明:谁该为失利负责? 他斩钉截铁地说:我! 三个字掷地有声,没有丝毫推诿。镜头捕捉到他紧握的拳头,指节泛白,这个在 NBA 见过无数大场面的巨人,此刻眼中写满了疲惫。
世界杯的惨败像一盆冷水,浇熄了改革初期的热情。质疑声浪中,有人翻出他的商业版图,嘲讽 拿篮协主席当副业;有人指责双国家队制度 浪费资源;甚至有极端球迷跑到他的社交媒体下留言,骂他 毁了中国篮球。母亲方凤娣心疼儿子,劝他:算了,你已经做得够多了。 他只是摇摇头:现在退,就是逃兵。
接下来的几年,姚明在争议中继续前行。他推动 CBA 公司独立运营,减少行政干预;建立球员发展联盟,为边缘球员提供更多机会;完善青少年培养体系,在全国设立 30 个篮球青训基地。2021 年东京奥运会,中国女篮获得第五名,创造近 20 年最佳战绩;2022 年女篮世界杯,姑娘们勇夺亚军,让球迷看到了希望。但男篮的表现依旧低迷,2023 年世界杯排名第 29 位,亚洲范围内不敌菲律宾、黎巴嫩,失去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。
2024 年年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上,姚明看着手里的报表沉默了很久。数据显示,中国男篮注册球员不足 1 万人,而美国是 500 万;CBA 俱乐部平均年亏损超 2000 万;校园篮球输送的职业球员仅占联赛总人数的 7%。他意识到,中国篮球的问题根深蒂固,绝非朝夕之功可以解决。
2024 年 8 月,在巴黎奥运会女篮获得铜牌的庆功宴上,姚明正式提出辞职。他的辞职信里有这样一段话:七年来,我像个登山者,试图带领队伍攀上顶峰,却发现脚下的山路比想象中更崎岖。或许换一种方式,能让更多人看到山顶的风景。
卸任后的姚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。有网友在上海迪士尼偶遇他带着女儿姚沁蕾游玩,照片里的他半蹲着陪孩子排队,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笑容。他开始注重健康,戒掉了最爱的红烧肉,坚持每天散步一万步,体重从曾经的 400 斤减到了 300 斤以内,清晰的下颌线让他看起来年轻了许多。
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那颗为篮球跳动的心从未停歇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他在 2024 年两会上提交了《关于加强体育科技研发的建议》,呼吁建立国家级体育科研中心;作为姚基金创始人,他每年都要去偏远山区举办篮球公益活动,15 年来姚基金已在全国援建了 400 多所希望小学篮球场;他还投资创办了篮球培训学校,亲自编写教材,把 NBA 的训练理念融入青少年教学。
上海体育大学教授陈国强评价:姚明的改革就像在冻土上播种,短期内看不到收获,但他松动了土壤。现在 CBA 的商业化程度、青少年球员的国际化视野,都比七年前有了质的提升。2024 年 U18 男篮亚青赛上,中国国青队击败伊朗夺冠,队中有 5 名球员来自校园篮球体系,这正是姚明当年力推 体教结合 的成果。
舆论的风向也在悄然转变。曾经骂他 无能 的网友开始反思:把中国篮球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一人,是否公平?当人们看到足球改革的举步维艰,看到其他体育项目的沉沉浮浮,才逐渐明白,体育改革从来不是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战役。姚明用七年时间证明了一件事:改变或许缓慢,但坚守本身就有意义。
2025 年春节,姚明受邀参加央视体育频道的访谈节目。当被问及是否后悔担任篮协主席时,他拿起桌上的篮球,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:我从不后悔。篮球教会我最重要的不是赢,而是敢于面对输。中国篮球的路还很长,我会一直陪它走下去,只是换了一种方式。
回望姚明的七年主席生涯,成绩单或许不够亮眼 —— 男篮依旧徘徊在世界中游,职业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与 NBA 差距悬殊,青训体系的漏洞尚未完全填补。但当我们剥离胜负的表象,会发现这个巨人留下的,是比奖牌更宝贵的精神遗产。
他重新定义了体育管理者的角色。在任期间,姚明从未利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利,反而将个人利益让渡给集体。把 4 亿代言费转给 CBA 的举动,在当今功利化的体育圈堪称孤例。这种 舍小我为大我 的担当,为后来者树立了标杆。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说:姚明同志的廉洁和担当,值得所有体育管理者学习。
他推动了中国篮球的职业化进程。在姚明之前,中国体育协会大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,而他力推的 管办分离,让 CBA 公司拥有了更多自主经营权,裁判职业化、球员转会市场化等改革,都为联赛注入了活力。虽然过程中出现过争议,但方向的正确性已被时间证明。
他用个人魅力搭建了国际桥梁。凭借在 NBA 积累的人脉和声望,姚明为中国球员争取到了更多海外训练的机会,每年都有年轻球员通过他的推荐进入 NBA 发展联盟。2024 年选秀大会上,19 岁的中国球员曾凡博被步行者队选中,他在采访中说:是姚主席告诉我,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时间终将给出最公正的评价。就像当年人们嘲笑 水货状元,却在多年后承认他的伟大;如今对他改革的质疑,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,变成理解与敬意。中国篮球的振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,姚明只是其中的一环,但他用七年时间凿开的那道窄门,已经有光亮透出。
2025 年休斯顿全明星周末,姚明作为名人堂成员受邀出席。当镜头扫到他时,全场观众起立鼓掌,欢呼声经久不息。解说员雷吉・米勒说:这个来自中国的巨人,用篮球连接了两个世界,更用担当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。
离场时,姚明路过球员通道,一群穿着火箭队 11 号球衣的孩子围上来要签名。他蹲下身,在每个球衣上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,然后对孩子们说:记住,篮球不只是比赛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他身上,为这个 2.26 米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,像一座沉默而坚定的丰碑,永远矗立在中国篮球的漫漫长路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